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心得体会

我的阅读之路

时间:2024-01-29 04:13:05
我的阅读之路[本文共3908字]

我的阅读之路,我的成长之路

从小学到高中,在我的世界中,所谓的知识,应该就是老师每天站在三只讲台上所宣讲的一切。当然我对此也没任何兴趣,同时,也并不觉得它分外的重要。但在童年时期,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了安徒生的《白雪公主》,我的内心分外的欣喜,不曾记得自己反反复复地翻阅了好多遍。这应该就是我与书籍、阅读的第一次擦肩而过。

初中的时候,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踏实认真,让我在学习上找到了自信。所以,那个时候我开始认真地读教科书了。也曾听周边的同学说:“我们的老师好厉害!好有才!”可是,我的初中时期并没有与热爱阅读的人相识,周围也没有课外书籍。并且对于知识,对于思维,此时的我仍旧是一片蒙昧。

高中的时候,一切以高考为出发点,我们的全身心都用于学习课本,每时每刻都同各种各样的试题鏖战。为了学习,为了分数,我一直压抑自己,不去交朋友,不表达自己,甚至封闭自己。虽然,这段时期如此苦闷,既是对自己的身体的挑战,更是对自己心理和神经摧残。这段时间,我就像一头老黄牛,没有任何方向和思考,凭着自己内心单纯的一股劲莽撞地向前冲。但我仍旧感激自己,在后来我读了相关的心理学的书籍之后,明白了它培养了我的非智力因素,勤奋,努力,坚持。这段期间,虽然自己没能与书籍正式结缘,但在内心我是羡慕课外阅读量大的人,敬仰知识丰富的人。可能这段期间阅读已经在我的潜意识里变得尤为重要了!

高考并不如意,但我也没有过多的去纠结。在黑暗的高中,跌跌撞撞行走了三年,焦虑了三年。初入大学,虽然大学的环境并不让人如意,但我确实是一年之 ……此处隐藏2880个字……在很多人的影响下,我开始去了解相关分析文本的书籍,其中就有她的两本,在后来又陆陆续续买了她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,再后来读到了她《给老师的阅读建议》。从她的经历中,我知道自己该往精深专业阅读,广阔的人文阅读和深厚的教育学、心理学阅读这四个大版块出发。由此,我折回民国,开始读叶圣陶、朱自清、夏丏尊、吕叔湘等大师关于语文教学的作品。边读的时候便慨叹:要是我在大学认识他们就好了,要是我在大学得到这样的语文训练就好了;同时,也准备好好读读陶行知、苏霍姆林斯基、陈鹤琴等人的关于教育的文字。

而真正让我见识到什么是思考,该如何去思考的人,是我国研究班主任工作,研究孩子教育的专家——王晓春。从他的一个又一个的案列分析,我经常被他的思考所折服。他经常告诉我们年轻的人,遇到问题最应该做的是:多问为什么?然后,才是去想怎么办?在此,我明白了何为思考。后来,读了万炜老师的《班主任兵法》,我被他思考的魅力深深地吸引。目前只能说我是一个在思考这条路上刚启程的人。

正如陈琴老师说: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。对于我来说:文字是治愈心灵的良药。正因为读了一些文字,所以我会去思考自己成长经历,思考自己曾受的家庭教育。所以心理学和家庭挺教育书籍也是我的爱好,它们帮助我修正自己的性格,治疗我的胆怯和自卑。由此我认识了孙云晓和尹建莉,对比他们的著作,我更喜欢陈鹤琴写的《儿童心理学》,因为他的文字更具体、更细致。

梳理了自己的阅读路径,回头看,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完整,而且知识不深厚。正如杨绛先生所说:“你的最大的问题在于你读书太少,而想太多。”又如陶行知先生的理念:社会即教育。阅读的路并不只有快乐和欣喜,更多的时候纠结和矛盾,但我深知这已经是我的一部分了,并且一如既往地坚持。

《我的阅读之路[本文共3908字]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